在备战新赛季的 星空体育紧张节奏中,广州队中场核心廖锦涛的名字近期频繁出现在国家队集训名单中,这位23岁的年轻球员凭借稳定的表现和刻苦的态度,逐渐成为国内足坛备受瞩目的新星,廖锦涛在接受本报专访时,分享了“一天两练”的日常、入选国家队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许。
“一天两练”成常态 自律是进步的基石
清晨6点半,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,廖锦涛已经出现在训练场上,晨跑、核心力量训练、技术细节打磨……他的“早课”持续到8点半,短暂休息后,他又将投入上午的战术合练,下午3点,全队进行高强度对抗训练,而廖锦涛通常会加练任意球和传球至傍晚,这样的“一天两练”模式,他已坚持了半年。
“累是肯定的,但年轻球员没有捷径,只有比别人多练一点,才能抓住机会。”廖锦涛坦言,这种节奏起初让他身体吃不消,但教练组的科学计划和体能团队的保障让他逐渐适应,他的队友透露,即便在休赛期,廖锦涛也会自发加练,“他总说‘成长是持续累积的过程’,这句话成了更衣室的金句。”
入选国家队是荣誉 更是责任
上月末,中国足协公布新一期国家队集训名单,廖锦涛首次入选,消息公布当天,他的手机被祝贺信息“轰炸”。“当时正在吃午饭,教练突然走过来拍拍我说‘恭喜’,我才知道名单出来了。”回忆那一刻,廖锦涛仍难掩激动,“能代表国家出战是每个球员的梦想,但兴奋之后,更多感受到的是压力和责任。”
国家队首训中,廖锦涛的拼抢意识和传球精度得到教练组认可,主帅在采访中评价他:“跑动覆盖广,战术执行力强,是中场多面手。”对此,廖锦涛谦虚回应:“国家队的老大哥们经验丰富,我得多观察、多学习,比如在防守选位和出球节奏上,我还需要提升。”
从青训梯队到国脚 成长没有“速成法”
廖锦涛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,2018年,他从广州队青训梯队升入一线队,但首个赛季仅获得3次替补出场机会。“那时候经常怀疑自己,但教练告诉我,‘把训练当比赛,机会来了才能抓住’。”随后的租借经历成为转折点——在中甲联赛中,他单赛季出场28次,贡献4球6助攻,逐渐站稳脚跟。
“年轻球员最怕急躁。”廖锦涛总结道,“比如传球失误了,下次就畏手畏脚;或者一场踢不好,就否定自己,其实成长就是不断试错、调整的过程。”他特别感谢广州队教练的耐心:“他们从不因一次失误批评我,而是分析录像,告诉我如何改进。”
未来目标:站稳脚跟 助力球队
谈及新赛季目标,廖锦涛的回答务实而坚定:“首先是争取更多出场时间,帮助俱乐部取得好成绩,在国家队,我希望用表现证明自己配得上这身球衣。”对于球迷的期待,他笑称:“压力也是动力,我会继续‘一天两练’,毕竟足球没有‘够好’的时候。”
他的自律和谦逊感染了许多年轻球员,广州队青训教练李明表示:“廖锦涛的成功不是偶然,他的态度值得所有梯队孩子学习。”
从青训小将到国脚,廖锦涛的成长轨迹印证了“厚积薄发”的意义,在竞争激烈的职业足坛,他用日复一日的加练和冷静的心态,书写着自己的故事,正如他所说:“荣誉只是一瞬间,而成长是一辈子的事。”这位中场新星能否在国家队和联赛中持续闪耀?答案或许藏在他每一天的汗水里。
发表评论